孙洪坤:念母校之情,传书香之气
  发布时间:2024-04-30 作者:宋臻   浏览次数:10

毕业三十载,他对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念念不忘,尤其是陪伴他四年的精神港湾——图书馆,在这他度过了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他捐赠十万元,用于支持图书馆建设,为这座知识殿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是孙洪坤,我校地球物理勘探专业86级校友,现为中油国际(伊拉克)艾哈代布公司副总经理兼HSSE总监。

情结图书馆

“我有20多年没有回过母校了,但对求学时四年的时光,对我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对我们美丽的校园,甚至她的一草一木,至今都难以忘怀。”虽然毕业已多年,孙洪坤对于母校的牵挂与思念不减,尤其是帮助他打开认识世界的窗户的图书馆。

“上学期间,图书馆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我曾经把八本厚厚的《巴尔扎克全集》借阅了一遍,还借阅了大量的古典文学、诗歌、哲学、美术、书法、音乐、绘画等书籍,当然还有英语、数学、物理等学习需要的参考书籍。”谈到图书馆,孙洪坤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求学时代。进入大学后,图书馆成为他吸收知识的海洋,他借阅了大量的图书,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养分。

当时,图书馆藏书数量有限,有些书很难借到,有时候甚至需要等上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当他借到自己期盼已久的书籍时,孙洪坤便会感到十分满足和幸福。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除了帮助他完成学业,还为他今后的工作和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拼搏在异乡

毕业后,孙洪坤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工作,后又转到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从事培训工作。2001年,他被调到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刚成立的准备开展国际勘探开发业务的国际公司。当时国家倡导“走出去”,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自此,孙洪坤便开始了在海外的拼搏奋斗之路,从2002-2014年,他先后被派到印度尼西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工作,海外工作长达12年之久。

在海外工作的过程中,孙洪坤所工作的收购项目都是收购原美国、原加拿大的公司,日常的工作语言为英语。得益于学校的培养和在图书馆积累的良好的基础,他拥有扎实的英语交流沟通能力,这也使其能够很快适应在海外各个项目的工作。

谈到在外工作的这些年,孙洪坤感慨颇深。他在“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工作了三年,这个国家的美丽风光、风土人情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05年5月他离开印尼,部门的员工主动送行,依依不舍,离别之际泣不成声,令这位在外漂泊的游子非常感动。此外,2009年12月,胡锦涛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孙洪坤等人在阿拉木图机场迎接,“胡主席下飞机后,不顾旅途劳顿,和我们一一握手。”孙洪坤感到非常荣幸,自身深受鼓舞。通过这些海外的工作经历,孙洪坤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积累了国际工作经验,他的视野也得到了拓展。

回馈母校情

虽毕业多年,身在海外,孙洪坤仍时时关心母校的发展,当得知图书馆新建的消息后,孙洪坤联系了目前在校工作的同学,在同学的帮助下,他联系到图书馆陶正梁馆长,表达了想对母校图书馆建设出一份力的意愿。“陶馆长非常热情,积极与校友会联系,帮我促成了这份心愿。”孙洪坤希望通过自身微薄之力助力母校图书馆建设。

他认为,“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缩影,希望大家能更加重视、关心图书馆的建设,使图书馆藏书更丰富、环境更舒适,让图书馆为教师、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够为学校培养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他选择图书馆捐赠项目的初衷。

心怀母校之情,不忘教诲之恩。毕业三十年来,孙洪坤始终不忘母校的谆谆教导,“家国同心、艰苦奋斗、惟真惟实、追求卓越”的石大精神深深影响着他。在他看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西方相比起步晚很多,海外发展更是如此。我们海外去的很多地方都是最危险、最落后、最艰苦的地方,比如苏丹、伊拉克、哈萨克等,是西方人不愿去、不敢去的地方,但我们仅仅用了不到30年就取得了巨大成功,靠的就是这种家国同心、艰苦奋斗的精神。

风雨三十载,悠悠母校情。对于孙洪坤而言,虽然远在国外,但是永远不能忘却的是在石大求学的点点滴滴,永远铭记在心的是石大精神,永远挂念的是石大的发展。这就是一位因爱捐赠的校友,一位为母校留下隽永书香的石大人。


文:张思韦、肖檬

孙洪坤:念母校之情,传书香之气
  发布时间:2024-04-30 发布人:宋臻   浏览次数:10

毕业三十载,他对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念念不忘,尤其是陪伴他四年的精神港湾——图书馆,在这他度过了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他捐赠十万元,用于支持图书馆建设,为这座知识殿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是孙洪坤,我校地球物理勘探专业86级校友,现为中油国际(伊拉克)艾哈代布公司副总经理兼HSSE总监。

情结图书馆

“我有20多年没有回过母校了,但对求学时四年的时光,对我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对我们美丽的校园,甚至她的一草一木,至今都难以忘怀。”虽然毕业已多年,孙洪坤对于母校的牵挂与思念不减,尤其是帮助他打开认识世界的窗户的图书馆。

“上学期间,图书馆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我曾经把八本厚厚的《巴尔扎克全集》借阅了一遍,还借阅了大量的古典文学、诗歌、哲学、美术、书法、音乐、绘画等书籍,当然还有英语、数学、物理等学习需要的参考书籍。”谈到图书馆,孙洪坤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求学时代。进入大学后,图书馆成为他吸收知识的海洋,他借阅了大量的图书,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养分。

当时,图书馆藏书数量有限,有些书很难借到,有时候甚至需要等上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当他借到自己期盼已久的书籍时,孙洪坤便会感到十分满足和幸福。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除了帮助他完成学业,还为他今后的工作和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拼搏在异乡

毕业后,孙洪坤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工作,后又转到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从事培训工作。2001年,他被调到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刚成立的准备开展国际勘探开发业务的国际公司。当时国家倡导“走出去”,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自此,孙洪坤便开始了在海外的拼搏奋斗之路,从2002-2014年,他先后被派到印度尼西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工作,海外工作长达12年之久。

在海外工作的过程中,孙洪坤所工作的收购项目都是收购原美国、原加拿大的公司,日常的工作语言为英语。得益于学校的培养和在图书馆积累的良好的基础,他拥有扎实的英语交流沟通能力,这也使其能够很快适应在海外各个项目的工作。

谈到在外工作的这些年,孙洪坤感慨颇深。他在“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工作了三年,这个国家的美丽风光、风土人情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05年5月他离开印尼,部门的员工主动送行,依依不舍,离别之际泣不成声,令这位在外漂泊的游子非常感动。此外,2009年12月,胡锦涛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孙洪坤等人在阿拉木图机场迎接,“胡主席下飞机后,不顾旅途劳顿,和我们一一握手。”孙洪坤感到非常荣幸,自身深受鼓舞。通过这些海外的工作经历,孙洪坤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积累了国际工作经验,他的视野也得到了拓展。

回馈母校情

虽毕业多年,身在海外,孙洪坤仍时时关心母校的发展,当得知图书馆新建的消息后,孙洪坤联系了目前在校工作的同学,在同学的帮助下,他联系到图书馆陶正梁馆长,表达了想对母校图书馆建设出一份力的意愿。“陶馆长非常热情,积极与校友会联系,帮我促成了这份心愿。”孙洪坤希望通过自身微薄之力助力母校图书馆建设。

他认为,“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缩影,希望大家能更加重视、关心图书馆的建设,使图书馆藏书更丰富、环境更舒适,让图书馆为教师、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够为学校培养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他选择图书馆捐赠项目的初衷。

心怀母校之情,不忘教诲之恩。毕业三十年来,孙洪坤始终不忘母校的谆谆教导,“家国同心、艰苦奋斗、惟真惟实、追求卓越”的石大精神深深影响着他。在他看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西方相比起步晚很多,海外发展更是如此。我们海外去的很多地方都是最危险、最落后、最艰苦的地方,比如苏丹、伊拉克、哈萨克等,是西方人不愿去、不敢去的地方,但我们仅仅用了不到30年就取得了巨大成功,靠的就是这种家国同心、艰苦奋斗的精神。

风雨三十载,悠悠母校情。对于孙洪坤而言,虽然远在国外,但是永远不能忘却的是在石大求学的点点滴滴,永远铭记在心的是石大精神,永远挂念的是石大的发展。这就是一位因爱捐赠的校友,一位为母校留下隽永书香的石大人。


文:张思韦、肖檬

捐赠故事
免税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联系电话:0532-86983133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友总会
微信公众号